本台曾經在一年前的文化遺產專題節目中向大家介紹了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索菲亞大教堂,這座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大教堂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見的建築傳奇,一千五百多年來,它曾經是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的宗教聖地,也曾經是奧斯曼帝國期間伊斯蘭教最享有權威的清真寺。今天它又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共同享有的宗教博物館。索菲亞大教堂近日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焦點,原因是土耳其司法部門取消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土耳其世俗政府將大教堂改名為博物館的法令,索菲亞大教堂將被改名為索菲亞清真寺,全世界的穆斯林信徒將可以在此地祈禱膜拜。土耳其政府的此一行為引發美國,俄羅斯,希臘等國的強烈關注,也引發基督教世界的強烈反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此前就警告土耳其政府更改世界文化遺產的名稱必須獲得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委員會的首肯。那麼,土耳其政府為何要一意孤行,將大教堂改名為清真寺?更改其國內建築的名稱應該純屬土耳其內政,為何引發國際社會如此強烈的方向?教科文組織下一步將如何行動?今天的文化遺產節目向大家作進一步介紹。
事實上,本台在一年前的節目中就提到在當時舉行的市政選舉中,總統埃爾多安就曾經提出要將聖索菲亞再度恢復成清真寺,其目的無疑是為了拉攏穆斯林選民。不過,看來埃爾多安的上述提議並未對選民的投票意向產生重大的影響,執政黨在此次選舉中失去了安卡拉,伊斯坦布爾以及伊茲密爾等土耳其的重大城市。也就是說,雖然將索菲亞大教堂改名為清真寺雖然符合土耳其部分選民的期待,但是,經濟下行,政治上的嚴酷打壓早已使土耳其民心思變,至少這代表了土耳其大城市選民的民意。
不過,土耳其境內要求將聖索菲亞恢復為清真寺的呼聲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土耳其境內的伊斯蘭分子就已經舉行示威遊行呼籲當局恢復索菲亞為清真寺,他們還在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舉行禮拜。2013年土耳其政府的一名副總理公開呼籲將索菲亞改為清真寺。2015年,伊斯蘭分子曾經組織在博物館內部舉行可蘭經朗讀儀式,2016年,博物館內部曾經發出召喚穆斯林信徒禱告的呼喊聲。
土耳其伊斯蘭組織從2005年開始先後五次向土耳其最高的行政法院遞交了申請,要求取消1934年由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將聖索菲亞改為博物館的法令,土耳其行政法院本月八日批准了該組織2016年提出的提案。土耳其宗教部門負責人向媒體表示,聖索菲亞從此將同時向遊客和穆斯林信徒開放,信徒們可以在禱告時間在清真寺進行禱告。他還說,這是土耳其對奧斯曼帝國的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顯示忠誠的象徵。有土耳其信徒激動地向記者表示終於可以實現人生的一大夢想,那就是在索菲亞清真寺寺內禱告。
不過,如果說絕大多數土耳其人都期待能夠在索菲亞清真寺的金色圓頂之下祈禱的話,索菲亞究竟應該是博物館還是清真寺這並非是他們的燃眉之急,土耳其的經濟,就業,人權等問題才是絕大多數人的擔憂所在。土耳其境內也有輿論譴責政府將此議題政治化,土耳其從原則上是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土耳其的一名記者向法國媒體表示,他認為此事同敘利亞難民等議題一樣都是當局同西方討價還價或者是對抗的一種方式。
確實,有關聖索菲亞的所有行動都牽動者基督教世界的神經,引發希臘,美國,俄羅斯,梵蒂岡等國的強烈反彈。美國國務卿彭配奧日前發推文呼籲土耳其尊重其本國的歷史,尊重多元文化,保障聖索菲亞對所有人開放。
俄羅斯的東正教領袖更是表示,此舉是對整個基督教世界的威脅,俄羅斯政府發言人呼籲土耳其保留聖索菲亞對俄羅斯人的神聖象徵。因為對俄羅斯教徒來說,土耳其,聖索菲亞象徵者東正教的起源。不過,對地緣政治學者來說,來自俄羅斯的抗議也同俄羅斯試圖遏制土耳其在中東以及巴爾幹半島地區的勢力擴張。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土耳其專家Élise Massicard明確指出艾爾多安此舉是一次“伊斯蘭政治活動”,是為了削弱俄羅斯的影響力。
最後,雖然正如土耳其總統所言,更改聖索菲亞的名稱確實屬於土耳其內政,但是,土耳其當局還必須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呼籲做出回應。教科文組織在土耳其行政法院公布裁決的第二天,也即是7月9日就發表聲明指出,涉及國家倘若做出任何更改都必須首先通告教科文組織,如有必要,必須通過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的首肯。教科文組織還指出已經提告土耳其駐該組織的大使,呼籲土耳其政府“在採取任何可能影響文化遺產的普世價值之前必須進行對話”。
此外,除了必須回應教科文組織之外,土耳其當局還必須面對一系列具體的棘手難題,比如說,如何處理索菲亞大教堂牆面上的基督教馬賽克拼圖圖案?穆斯林教徒如何能夠容忍在基督的目光之下進行禱告?土耳其宗教部門負責人周二回應說穆斯林在室內禱告時,教堂內部的天主教標緻將被臨時遮掩。
對土耳其著名女作家阿斯利艾爾多安來說,土耳其政府將聖索菲亞改成清真寺應該使所有存有幻想的人們立刻清醒:土耳其早已不再是是一個世俗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