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P+石油輸出國組織及盟國部長會議
發表時間:
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OPEP+)周四今年第二次開會。本次部長級會議的焦點圍繞是否要繼續控制產量維持價格。
本台RFI法文網«原材欄目»(La Chronique des Matières Premières)周四(2021年3月4日)刊出記者Marie-Pierre Olphand的報導,介紹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部長會議當天開會討論是增產還是繼續減產保價。
文章說,去年的減產決定有收穫。油價從很低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每桶超過60美元。美國德克薩斯州在二月中旬遭遇的寒流,造成石油基礎設施受阻,這也有助於美國石油價格的攀升。但油價的正常化能否繼續?這就要取決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周四會議的決策。
決策困擾分歧
俄羅斯及其盟國支持開閘增產,但這會帶來油價重新下跌的風險。沙特則呼籲繼續保持減產至少到四月份。這種算盤打的很簡單:開閘的速度不要太快,避免形成額外庫存,維持油價高位,延續金融受益。這種選擇對美國有利,因為高油價有利於開採成本昂貴的頁岩油,這只能在油價達到一定水平時才能獲利。
今年元月時的首次會議,在經過艱難談判後也取得了共識:每天在地下截留近700萬桶石油,人為地加劇了油荒。這種決策是否如今會做調整?莫斯科和利雅得誰的分量更重?
分析人士表示,歐佩克就是沙特,所以是利雅得決定恢復產量的節奏。莫斯科可能得予以合作,而且俄羅斯增產能力有限。中國對石油的需求依然強勁,但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市場前景未卜
周二流出的一份文件提到,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國(OPEP+)的專家提醒說,不要過度樂觀,市場走向仍很不確定。Coronavirus病毒變種對當前疫情的衝擊可能會改變原先的復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