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運:集裝箱因Covid疫情而緊俏
發表時間:
從國際貿易和物流角度,本次Covid-19疫情的後果之一就是集裝箱成為了緊俏物,價格也因此水漲船高。法國業界人士希望世貿組織介入。
本台RFI法文網周六(2021年3月13日)在«運輸»專欄(Chronique Transport)刊出記者Marina Mielczarek的長篇採訪報導,主題圍繞集裝箱因Covid-19疫情而變得緊俏,在此予以着重介紹。
文章開篇指出,歐美兩地現在緊缺集裝箱,誰之過?失衡在於亞洲已恢復商業活動和歐洲剛開始重新啟動。經濟史上前所未見的集裝箱不足狀況引發價格飛揚。如今,集裝箱的海運價格是一年前的四倍。疫情前,運輸貨物只需提前10天,如今的期限是之前的五倍,需要在50天預訂。許多海船被困在港口,無法卸貨,無法重新啟航。
缺集裝箱無益世界經濟
學界人士分析指出,集裝箱供需失衡不會讓任何世界大國受益。唯一受益方是集裝箱供應商。去年夏季,人們看到歐洲電子產品需求強勁,這顯然是由於遠程工作和網絡娛樂活動。中國在歐美之前恢復出口,物流嚴重脫節。最終由於缺少集裝箱空箱而造成價格上揚。
世界貿易組織應該介入
運輸商感到不安。他們明白,從今往後,世界無法避免遭遇另一波類似Covid-19這樣的疫情。法國貨運業協會(AUTF)負責人在採訪中表示:世界經濟仍處於巨大的痛苦之中。如何降低集裝箱的價格?這應為國際調節之事,世貿組織(OMC)應該介入。
世界重新定位可能嗎?
法商Kriss剛剛宣布把部分高檔眼鏡生產能力搬遷回法。這種疫情後世界的構思和意願,已經風行了一年。不過,法國Ellisphère的經濟學家指出,從中國和亞洲遷回西方的想法不錯,但在一種不斷尋求最低成本的經濟中難以實現。他認為,馬克龍總統想要對部分經濟重新定位,尤其是針對衛生領域(藥品ˎ 口罩等),這在短期或中期是可能的,但鑒於勞動成本上的原因,而無法適用於其它工業行業。
集裝箱價格何時下滑?
集裝箱價格何時才能恢復正常?在採訪中,沒有經濟學家敢於回答這一提問,但他們一致肯定,當前的價格高位,將至少維持到今年夏季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