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貿組織新總幹事:以中國為目標的貿易改革難以成功
曾擔任尼日利亞財政部長的世界貿易組織新任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4月26日在出席活動時表示,如果能避免讓中國感到自己成為其他大國的針對目標,那麼中方可能會更願意配合參與國際貿易改革。
發表時間:
伊韋阿拉周一參加了由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主持的“歐盟貿易21天”研討會活動。出於對與中國強大的國有企業進行不公平競爭感到焦慮,美國、歐盟和日本正在推動遏制工業補貼的全球貿易改革,他們認為得到政府支持的相關措施扭曲了全球經貿運轉。英國貿易大臣特拉斯(Liz Truss)3月31日在參加七國集團(G7)部長級會議前向媒體表示,“現在是對中國及其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行為採取強硬態度的時候了。”
特拉斯在會議開幕致辭中說,“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那麼全球貿易就有可能在這個最大國家的專治下碎片化……在這種情況下,大國覺得他們可以制定規則。贏者通吃的未來最終會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處境更糟。” “我們需要改革爭端解決機制,消除不公平的產業補貼,並確保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遵守規則並保持透明,”她在會上說。
儘管這些國家希望改革世貿組織以改善全球貿易的競爭平台,但他們的建議需要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164個成員的一致批准。上述國家還指出,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可能會在未來成為第一,所以世貿組織不應該再讓中國繼續享受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鑒於這些呼聲,作為世貿組織新掌門人的伊韋阿拉在會上指出,“我們必須要讓中國看到,他們不是被針對的目標。……如果中國感到自己是眾矢之的,是唯一被針對的目標,那麼你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伊韋阿拉談到,“我過去與中國打交道的經歷都是非常建設性的,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把事實數據擺出來,把這種工業補貼帶來的負面溢出效應展示給中方……他們會願意看一看的。”她認為,北京應該意識到,自己的政策影響到的不止是那些發出抱怨的富裕發達國家,其實發展中國家也受到了影響。
伊韋阿拉說,如果北京看到世貿組織處也在處理其他類型的補貼問題,將更容易接受。比如,中方主張遏制農業補貼,這些補貼行為普遍存在於發達國家和較大新興國家,給貧窮國家帶來不利。她表示,每年全球各國的農業補貼總數額應該在1萬億美元左右,到203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漲到2萬億美元。
伊韋阿拉稱,世貿組織目前正在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合組織(OECD)合作進行一項有關補貼的全面調查研究,從而“提供一些客觀的事實數據”。作為東道主的東布羅夫斯基則通過推特表示,“世貿組織面臨挑戰,但它遠遠沒有過時。我們需要使世貿組織的規則跟上21世紀的步伐。”他還在推文中附上了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對世貿組織進行改革的建議。
此前,伊韋阿拉出任世貿組織總幹事的提名遭到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反對,但隨着拜登政府的上台也為她成功出任新一任的該組織掌門人開啟了綠燈。另一競爭者,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2月5日宣布決定退出世貿組織總幹事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