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膨撼動拜登執政 共和黨炮轟民主黨支出計畫

(法新社華盛頓14日電) 美國的高通膨不見盡頭,雜貨、汽油等物價飛漲,讓民主黨的立法、施政面臨難關,拜登政府強調通膨是疫情相關的全球性問題,並非政府財政計畫所致。

廣告

在汽油和其他商品成本飆漲帶動下,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周創下31年來最大年增率,引發各界擔憂,共和黨早將炮口對準民主黨的重磅財政方案,認定拜登端出的大規模支出計畫引發通膨熾烈。

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EC)主任狄斯(Brian Deese)上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節目「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說:「當前通膨率無疑很高,也正衝擊美國民眾荷包。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考量前因後果,當拜登總統上任時,我們早已面臨全面性的經濟危機。」

拜登明天將簽署1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法案生效,預計向各州和地方政府撥款數十億,用以修復老舊的橋樑、道路並擴大網路寬頻服務數以百萬計美國民眾。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狄斯分別上電視滅火,告訴外界他們預期基建計畫與後續規模1.75兆美元的「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國內支出和氣候投資法案,將有助降低通膨。

狄斯另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節目「美國國情」(State of the Union)說:「我們不斷重申,疫情與經濟息息相關,必須迫切採取行動。」他指出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阻塞,是引發通膨的主因之一。

高通膨吃掉薪資成長為拜登帶來政治風險,美國民眾對經濟益發焦慮也讓拜登支持率下探,一路由6月的50%下滑到如今的41%。通膨壓力擴大也可能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溝通複雜化;Fed本月仍重申目前的高通膨「料將只是暫時」。

葉倫先前曾說,如果疫情持續緩解,預期物價將於明年下半年恢復正常。

她說:「經濟和通膨始終與疫情脫不了干係。如想降低通膨,我認為繼續在抗疫方面取得進展,是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事情。」(譯者:劉文瑜/核稿:陳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