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發現 吸菸會削弱保護動脈基因

廣告

(法新社華盛頓1日電) 美國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人體內有1個基因能保護重要的動脈血管,吸菸者會削弱此基因的功效,可能因而升高心臟動脈血管阻塞的風險。

刊登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的研究報告表示,這些研究發現指向基因解釋,說明為何吸菸會導致斑塊增加造成動脈硬化以及引發心臟病。

研究報告共同作者、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生物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助理教授沙辛(Danish Saleheen)表示,「要闡明會導致冠心病的基因-環境互動複雜謎團,這邁出了重大的第一步」。

研究人員彙集了20幾個先前研究的超過14萬人基因資料,特別聚焦於先前研究顯示與心臟動脈斑塊增加風險升高有關的基因組中區域。

研究報告說,在鄰近調控血管中產生ADAMTS7酵素基因的15號染色體的單一DNA「字母」改變,與非吸菸者的心臟病風險減少12%有關。

「但擁有相同變異的吸菸者,冠心病風險僅減少5%,此基因變異的保護效應降低泰半。」

後續實驗室研究顯示,當細胞含有此單一字母DNA變異時,人體心臟動脈內皮細胞生產的ADAMTS7酵素顯着減少。

另一實驗顯示,當冠狀動脈內皮細胞暴露於菸霧萃取液時,此細胞生產的ADAMTS7超過倍增。

研究報告共同作者、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爾文臨床暨轉譯研究所(Irving Institute for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t 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所長芮里(Muredach Reilly)表示,倘若研究人員能找到抑制此酵素的其他方法,或許就能協助吸菸者和其他冠心病高風險族群。

芮里說:「透過這些大規模基因研究,我們正開始了解會受到若干環境暴露或生活方式行為左右風險的基因變異。並非每一個人對相同暴露或行為都會有相同反應。譬如,有些人不運動,結果罹患糖尿病,其他人卻不會。」